top of page
阮羿寧的個人照.JPG

希望自己在立德年年月月的培養下,能有打火英雄的使命感和能力,成就自己,更成就他人。

計畫實作時程:

 

第一年
首先從司法院的「法學資料檢索系統」下載近三年能公開查詢的家事裁判
 

第二年
發展自然語言處理模型
 

第三年
開始研究該應用之限制 

以 NLP 技術協助司法預判 

阮羿寧
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

動機與發現
家事裁判中的「子女撫養權判決」每年都有上萬筆司法訴訟,然而民法中關 於這點的判決依據只有短短一句話--請法官依據子女最佳利益來判斷。僅一句話 讓人對「所以到底會怎麼判」感到一頭霧水,然而司法應具有可解釋性、穩定性 與可預測性,才能讓人民有所依據,甚至能在訴訟前就評估勝算,然後再決定是 否要打官司,減少司法浪費。

 

問題分析
本計畫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兩點: 問題一:司法裁判的可預測性對解決紛爭至關重要,國外早已有以人工智慧
應用在簡易司法判決的例子,如此能為司法從業人員節省大量時間,進而把寶貴 的時間和社會資源投注在更為複雜的案件處理上。雖然這已是國外人工智慧與法 律的研究方向,但台灣卻少見相關論述與應用。
問題二:從國外的應用經驗可以得知,最能精確預測的人工智慧卻往往可解 釋性不高,而這種不容易解釋理由的人工智慧技術若應用於司法裁判,恐怕將產 生許多問題。因此,如何利用人工智慧的快速與有效性來協助司法裁判,又能避 免其不可解釋性帶來的副作用,將是本計劃欲達到的目標。 

bottom of page